一貫道電子報
  • 最新訊息
  • 活動盛況
  • 聖哲慈語
  • 白陽聖廟
  • 勵志名言
  • 影音專區
  • 好康道相報

2024發一崇德-台北詩朗《感恩力量 團結協力》白水聖帝成道30心得

2/24/2025

0 評論

 
圖片
發一崇德台北詩朗
無聲傳情 感動永存
「不用說台詞,台上演出幾秒鐘……」初次踏上舞台劇表演的自己,本以為這是輕鬆入門的好機會,卻未料到,沒有台詞反而更具挑戰。語氣的缺席讓一切表現完全依賴神韻。每一個細微的眼神、每一個肢體動作,都必須傳遞情感與故事。幾秒鐘的演出,背後卻蘊含著無數的長時間練習與心路歷程。從七月的團練到十一月的正式演出,每一次練習都伴隨著蛻變與感動。感謝天恩師德的護佑,感謝白水聖帝、不休息菩薩的加持,也感謝怡君講師與瑜杉講師的大膽啟用,以及自己那份莫名的勇氣與堅持。
圖片
走過艱辛 體悟前行
冥冥中似乎要我們在這短短的時間內,走一遍前人輩們開道艱辛、體會一遍前人輩們對眾後學的關愛,每每講師的說戲,都深深地撞醒內在的一部份,到最後台上的那個似乎已不再是自己,也突然覺醒原來自己不是配角!台前的每一位都是不同角落的主角、台後的每一位都是不同方位的重要螺絲釘,一個都不能少!很多排練空檔後學靜靜觀察:看到許多幕後前賢,您們用心真誠、您們盡心付出、您們不忽略、不馬虎所有小小細節…而這一切您們都只是在幕後!
圖片
滿懷感動 動力不息
這場活動帶來的感動,無法用幾句話就能描繪。它既是心靈深處的撞擊,更是靈魂與道義的共鳴。這份感動時時提醒著我,必須承載這份力量,將它化為前行的動力,無負白水聖帝的期望,無負不休息菩薩的囑託,更無負所有開道前人輩們的護佑與成全。這不僅是一場活動的成功,更是所有幕前幕後夥伴們齊心協力,是屬於所有參與者的共同榮耀。每一位成就這場盛會的道親,無論站在舞台之上,還是默默耕耘在台後,都以最真摯的心完成了這份使命,讓這場盛會如此圓滿動人。感恩您們,讓這一切成為可能。感恩這段修行路上,點滴成全與無數引領的陪伴。因為您們的努力,這場活動不僅充實了我們的生命,更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修行的意義與承擔的使命。這份感動與榮耀,將成為我們繼續修辦的堅實力量,感恩再感恩!
發一崇德 台北道場 台北區法德 邢瑞禎(行動劇)
穿越時光 感懷聖恩
發一崇德台北詩朗
感恩聖德 矢志追隨
感謝天恩師德,感謝老祖師、師尊及師母的天命護佑,感謝老前人及前人輩的大德敦化與道場的成全,讓後學們得以在道場中學習與成長。回想十幾年前,在小天使班與青少年班的課堂上,總會聽到關於「老爺爺」和「姑奶奶」的故事。尤其是前人輩初來台灣時,面對生活困頓、有家歸不得、辦道還需躲避警察等艱難情景,總讓後學深受感動。就讀五專期間,後學加入伙食團,開始學習如何開創道務。每當遇到挫折或困難時,總會想起前人輩開道的艱辛,進而感念他們的犧牲奉獻之精神,並明白自己面對的挑戰微不足道。
圖片
相輔相成 修辦共創
今年,恰逢白水聖帝成道三十週年感恩大會,後學很榮幸能與伙食團的同修一同參與詩朗活動,藉由詩歌讚頌老前人及前人輩的聖德。社會界、學界的詩朗,行動劇、舞蹈與小天使的讚頌搭配,展現了三界一元標準道場的集體領導,整體帶動。每次練習時,後學總是特別感動,無論是詞句、歌曲,還是背景影片與每段演出,彷彿穿越時光,回到前人輩開道的時代,感受從奉命來台、開道艱辛,到道務欣欣向榮的種種歷程。正如點傳師於練習中慈悲所言:「詩歌朗誦,就是讚頌天恩師德的一堂課程。」這讓後學重新發愿,矢志永遠追隨老前人及前人輩的聖德,在道場中恪盡職守,修辦到底。
重拾初心 發愿前行
前人輩離鄉背井,來台開荒,歷經千辛萬苦與種種磨難,為我們開創了發一組巍峨的大道場。「前人種樹,後人乘涼」,我們何其有幸,得以在道場中學修講辦行。惟有更加努力修辦,開創道務,方能報答天恩師德以及老前人、前人輩的聖德與期許。
發一崇德 台北道場學界 板新區 林志勲(朗誦)
聖德之光 感恩同行
發一崇德台北詩朗
深刻挑戰 共耀道場
感謝天恩師德,以及白水聖帝老前人慈悲大德的護佑與指引。此次後學有幸參與詩朗表演,並學習擔任獨誦的角色。雖然過去有過幾次在大場合表演的經驗,這次上台並不感到緊張,但此次表演卻是後學感覺最具挑戰、最深刻的一次。站在台上,隨著朗誦的進行,有好幾次後學差點感動落淚。不管是自己誦讀的文字,耳邊回蕩的歌聲,還是目睹同修們用心準備的每一段表演,甚至是線上線下所有觀禮的前賢們,這一切都讓後學不禁想到:是多麼偉大的德性與力量,才能讓這一切因緣具足,得以圓滿呈現。
圖片
慈悲大愛 超越時空
我們常常說老前人「聖德」,但對於後學這樣未曾親身接觸過老前人的後輩來說,聖德的真義似乎一直是一個模糊的概念。然而,透過這場活動的一點一滴,仿佛親身感受到祂老的慈悲與大愛,那是一種超越時空的感召力。感謝白水聖帝慈悲,以自身的修行示現了從平凡人修至聖帝果位的過程。這種修辦精神的具現,即便在成道30年後,依然深深烙印在我們每一位後學的心中。其精神典範猶如明燈,依舊影響著千千萬萬的人。
圖片
團結互助 共襄盛舉
這次表演讓後學感受到,老前人的聖德並不僅僅是歷史的記載或傳說,而是活生生地在我們每一位後學的言行中延續。無論是我們的團隊合作,彼此的互相支持,還是用心的每一份準備,都在傳遞著祂老的精神與教誨。這大愛不僅是白陽修士的修辦指引,更是每一位自省與前行的動力。期許自己,能將這份感動化為實際的行動,不僅在道場中修辦講行,更將這份慈悲大愛傳遞到更多的人心中,讓聖德繼續發光發熱,影響千千萬萬的人。感恩白水聖帝,感恩不休息菩薩,願在祂老的庇佑下,道務永續承傳,行功立德,無愧這一生的得道機緣。
發一崇德 台北道場學界 台北區 陳韋瑜(朗誦)
白水精神 引領未來
發一崇德台北詩朗
感恩提攜 髮妝歷練
白水聖帝成道三十週年感恩紀念大會,後學第一次學習幕後的髮妝工作,團隊中沒有一個熟悉的前賢在身邊,一切都是新鮮的體驗。從擔任大會司儀到詩朗錄音、詩朗舞台獨誦人員,到幕後髮妝,走了近十五年,人生一幕幕體會,沒有永遠停留的時間,只有不留遺憾,留下美好回憶的歲月。感謝天恩師德,諸多前輩們的提攜成全,讓後學們能藉由活動來凝聚共識,表現群體修道人的志節與風範,三施並進,從中歷練及修行。若有不可思議之處,便是在不如人意之處皆能以圓滿之心來成就,讓一切順適圓融!
貴人指引 緣聚道場
看到發一各單位的表演,每一幕都揭示了修道的初衷,對前人輩苦心擘畫、用心經營的感動,感念白水聖帝的恩德,在臺灣播下了道的美好種子,生根發芽,於現今成長茁壯!有好幾處表演中令人感動,不禁溼紅了眼眶。同時發現其他單位的音樂劇,有熟悉的聲音迴響在其中,此為後學生命中的貴人,於二十多年前的因緣使然,開啟後學投入修道的旅程。緣份有聚散離合,但好道樂道的心懷,未曾改變。感恩白水聖帝的開創及引領發一組的前賢輩們,才能有後學們代代相續的投入修辦的因緣。
凌晨起行 修辦凝聚
能有機會同時參與幕後人員,且全程看完現場表演,是很難得的經驗,縱使當天必須於凌晨兩點半起床,三點半髮妝工作開始至早晨六點半上遊覽車去到會場,身體疲累,但精神昂揚,結識不同區的社會界前賢,在她們身上,看到學生時代便能投入修辦的我們是多麼的幸運,人生不必繞過一大圈的坎坷,才能了解修辦的重要性,希望自己能更堅定修辦的意志,好好修練自己,多多為眾付出,成為更美好的自己!大家一起加油!
發一崇德 台北道場學界 台北區 陳淑真(朗誦)
銘記聖德 矢志修辦
發一崇德台北詩朗
砥礪自我 使命必達
感謝天恩師德,感謝白水聖帝老前人的慈悲與大德,有幸參與此次詩朗表演,並學習擔任獨誦的角色。後學並非擅長表演之人,當得知需要站在最前面以獨誦為表演開場時,內心不禁冒出冷汗,既感到榮幸,又充滿壓力。面對這樣重要的角色,深知自身不足,幾次團練下來表現並不理想,但點傳師始終以慈悲的心鼓勵後學,利用空檔進行特訓,多位講師也不吝給予建議和細節上的叮嚀。後學告訴自己,既然接受了這個使命,就要效法白水聖帝說到做到的精神,將全力以赴,完成這項重責大任。
圖片
點傳鼓勵 觸動內心
在短短幾分鐘的表演背後,凝聚了無數道親、點傳師與講師們的努力。他們無私地為幕後大小事操勞,讓每一位表演者能全心投入演出,台上的每一刻都展現出最完美的狀態。感謝點傳師全程參與每一次的練習,親自帶動、悉心指導,並在排練間隙講述白水聖帝的恩德,讓後學們更深刻體會到道務傳承的使命與榮耀。這份為法忘驅的精神,深深打動了後學的心。
圖片
此次演出,目睹宜蘭、花蓮區前賢們不辭辛勞地奔波練習,只為禮讚白水聖帝、繼師志承師德。每每想到前人輩在台灣開道歷經的艱辛與犧牲,再回望如今道場的發展與豐圓,不禁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多麼微不足道。能在發一崇德的道場、能在這片祥和之地修辦,倍感幸福與榮耀。
圖片
砥礪前行 使命共擔
「我們不是因為是人才所以來道場,而是來道場才成為人才。」這句話深深刻進後學的心中。既然擁有如此殊勝的因緣,後學更應砥礪自我、不負期許,相信每一位道親都是上天選出的賢徒。我們攜手承接著天上的使命,要化娑婆世界為蓮花邦,為白水聖帝的慈悲宏願添磚加瓦。此次演出讓後學更加體悟修辦的意義,也更加堅定自己的志向——我們每一個人,都能成為照亮世界的一束光,攜手完成上天的約定。台北道場,成功成功,大成功!
發一崇德 台北道場學界 板新區 鄒承志(朗誦)
追隨聖德 永不止步
發一崇德台北詩朗
開道精神 使命責任
感謝天恩師德,感謝白水聖帝及不休息菩薩的聖靈護佑,感謝點傳師與講師們的成全與鼓勵,讓後學有幸站在這場千人會場的舞台上,參與詩歌朗誦,與學界的同修們一同讚頌白水聖帝及前人輩的聖德。當講師邀請後學擔任獨誦角色的那一刻,後學內心既是激動又是恐懼。作為一個對站在人群面前始終感到緊張的人,知道這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。每每參與類似場合,都需要大量的心理建設與調適。然而,講師的一句「30年就這一場,一期一會」,讓後學深刻感受到這個機緣的珍貴與不可錯過,也因此燃起了鬥志,決心挑戰自己,迎接這個難得的任務。
圖片
堅持動力 團隊凝聚
練習的過程既辛苦又充滿意義。團練與驗收雖然總計不足100小時,每一次都是正式演出的鋪墊與準備。每個動作、每段台詞,都努力做到最好,即便偶有錯誤,也視為通往正確道路的階梯。在這段過程中不僅學習到如何克服緊張情緒,更從中感受到團隊的力量與凝聚力。
圖片
特別感動的是,每次練習時,點傳師總是全程陪伴,不僅帶領大家反覆排練,還耐心指導每一個細節,甚至利用空檔為大家傳述白水聖帝的聖德與開道歷程,讓我們明白這場表演背後的深遠意義。從奉命來台的艱辛開荒,到今日道場欣欣向榮,每一個故事、每一段歷程,都讓後學深刻體會到我們所享受的一切殊勝機緣,都是前人輩犧牲奉獻的成果。想到這裡,後學不禁深感自愧,感覺自己所經歷的緊張與辛苦,在前人輩的艱辛面前顯得如此微不足道。
圖片
挑戰自我 砥礪精進
演出的當天,站在台上,後學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撼與感動。當大屏幕播放白水聖帝的聖像被恭請上台時,全場的肅穆與感恩之情讓後學幾次幾乎哽咽。每一位演出者都以最真誠的心投入其中,每一首歌曲、每一句台詞,無不深深地觸動著在場的每一位觀眾。我們的努力與付出,終於在那一刻得到了最完美的呈現。這場表演,對後學而言,不僅是一場挑戰,更是一場成長,一份珍貴的生命體驗。未來,後學將以這次經歷為勉勵,秉持白水聖帝的教誨,努力精進,永遠追隨道場的腳步,以報答天恩師德。感恩!
發一崇德 台北道場學界 士林區 蔡維妮(朗誦)
感恩讚頌 傳遞感動
發一崇德台北詩朗
挑戰演出 不同體驗
後學過去曾多次參加大型活動的善歌隊演出,這次是後學第一次參與詩歌朗誦,體驗了與過往完全不同的挑戰與成長。從九月開始,每週六晚上,後學都與其他前賢一同前往崇德大樓參與團練。印象中,那段時間十次練習有九次都伴隨著雨天,彷彿這場「雨淋」團練是白水聖帝祂老給崇德後學的一場歷鍊。每次冒著雨往返練習場地時,後學都會思索與前人輩當初來台開荒的艱難相比,這些辛苦根本不值一提。這份飲水思源的心情,支撐著後學在團練中全力以赴。
圖片
群策群力 精益求精
雖然後學是台北區善歌隊,對音樂與肢體動作已有一定的訓練,但詩朗卻是全新的挑戰。這種表演形式要求的不僅僅是聲音與語氣的掌控,還需要精準的表情管理,甚至頭部的微小動作也需要謹慎拿捏。此外,還需與前後左右的夥伴默契配合,才能在整體上達到整齊劃一的效果。每次練習,點傳師們總是慈悲地鼓勵,同時也指出進步的空間,讓我們不斷精進。正式登場,感受到全場每位參與者的專注與用心,宏亮的聲音回蕩在會場中,讓後學心生敬畏與感動。
圖片
支持陪伴 傳承精神
當後來觀看影片成果時,呈現整齊劃一的動作,真是無比震撼,也深刻體會這是每一位參與者的努力成就了最動人的畫面。特別要感謝的是點傳師們用心的陪伴、指導與關懷,以及瑜杉講師給予後學代表台北區參與詩朗的機會。怡君講師和貴貞講師兩位教練的細心指導與悉心投入,深深感染著我們每一位參與者。而世悅講師默默地協助播放音檔、錄影,讓教練團能反覆檢視與調整我們的表演動作,這種承上啟下的精神讓人感佩不已。
圖片
攜手精進 修辦永續
11月24日的白水聖帝成道30週年感恩大會圓滿落幕的同時,台灣棒球也在12強賽事中奪得世界冠軍,全國一片歡騰。後學在為國家感到驕傲的同時,也由衷感謝白水聖帝聖靈的加被與護佑,讓我們能夠齊心完成這場意義非凡的盛會。祈願發一組道親們繼續攜手努力,將道的光輝傳遍萬國九州,讓更多的人得以遠離苦難,實現天下大同的美好願景!
發一崇德 台北道場 台北區澤德 鄭琳祺(朗誦)
積極排練 用心呈現
發一崇德台北詩朗
感謝天恩師德,感謝發一組舉辦本次大會。從第一次練習到正式上台,112天的旅程充滿驚奇與感動,後學能夠感受到每位參與者的全心投入。無論是表演者、幕後工作人員,還是策劃的前賢,攜手完成了一場難忘的盛宴。
圖片
特別感謝編舞老師晴臻細心指導,讓我們在舞台上展現最佳狀態;感謝沛禔講師用心安排讓團隊無後顧之憂;感謝共舞夥伴的默契與熱情,用汗水與笑容點亮這段旅程;要感謝的人很多,正是這些努力的交織,才更顯得難能可貴。
珍貴回憶 如影歷歷
後學因健康問題在演出前一週進行手術,住院數日後才趕上排練。大家的熱情與支持,以及上天的護佑,讓後學如期站上舞台。雖然疲憊不時襲來,但每一滴汗水都變得格外珍貴。
數月的累積化為每一個動作與情感,成為傳遞前人精神價值的結晶。後學覺得這不僅是一場表演,更是對過去的承接與未來的開拓。即使過程有些許挑戰,卻也更彰顯其意義,提醒我們每段波折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汗水、淚水與笑容,讓後學明白一切都是成長的養分。未來,這份經歷都將成為珍貴的回憶,支撐我們在修辦道路上繼續邁步向前。再次感恩天恩師德,祝福每位前賢,聖凡如意,平安健康!
發一崇德 台北道場 三重區納德 呂曜廷(舞蹈)
努力排練 漸入佳境
發一崇德台北詩朗
後學在大二時,因課業的關係導致越來越少接觸道場,甚至到了快完全零接觸道場的狀態。而從大二下一直到今年的大四上,後學在道場認識的學長及講師,都一直在跟後學聯繫,尤其由湯講師一直關心著後學的近況,這讓後學覺得很感動,湯講師詢問後學有無意願參與舞蹈,這也是後學參與舞蹈的契機~!
參與舞蹈後,在一開始練習的時候,後學每個前賢都不認識,一開始後學有點怕怕的,藉由舞蹈老師跟各位前賢友好的交流下,後學慢慢的熟悉各位講師前賢了。
在舞蹈的部分,後學非常感激吳采誼及小毛老師,傳授各自在舞蹈上領悟的訣竅,讓後學可以更加順暢及有效率的習會舞步。甚至在特別的舞步上,采誼老師特別特訓,讓後學在這個舞步形成肌肉記憶。後學也有觀察到子卉講師很努力的在幫忙著各種事情。三位老師讓後學覺得是非常努力的老師,不管受傷、還是體力不好、亦或者生病了,都還是在表定訓練時間上出現並努力指導。在這裡跟三位老師致上十二萬分感謝,感謝您們的用心及付出,讓後學可以成功的演出~!
圖片
互助合作 演出成功
各位前賢在訓練自己的時間外,也會抽出時間教導其他沒學會舞步的前賢,有了各位前賢的互相幫助,是促成演出成功的因素之一。
圖片
整個活動過程,後學學習到非常多事務,較重要的莫過於團隊合作,人的心要是可以同心協力,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辦得到的!
謝謝各位講師前賢的努力付出,期待下一次一起合作的機會。
發一崇德 台北道場 士林區眾德 劉峻辰(舞蹈)
付出奉獻 報恩了愿
發一崇德台北詩朗
「為期三個月的旅程,終究化成了綻放的花,以我們的熱情盛開,再以我們的感恩謝幕。」
在回程的路上,激動和感動兩種情緒還是在我心頭旋繞。一方面對自己的表演能被全世界十幾萬人看見而慷慨激昂,一方面為自己好久沒有完成一件對自己這麽有意義的事情而感動。
這趟旅程在一開始就很不可思議,從幾乎不認識高中部的任何一個人,卻稀裡糊塗的報名這次表演,每逢練習的時候必定碰到下豪雨、颱風、車子故障,不只一次動過放棄跟退出的念頭,但真正參與進去之後,才發現放棄也不是容易的事情,甚至在正式表演的前三天出車禍,帶著刺痛的傷疤和隱隱作痛的心上台演出,氣自己怎麼沒有把自己照顧好。這些怨嘆的情緒都在最後的表演後煙消雲散。
用心投入 盡心演出
雖然表演錯過了我最愛的一場音樂祭,也犧牲了休息放鬆的假日。但是就像人生一樣,我們總會在想要去完成一件事的時候,遭遇很多挫折,跟錯過很多原有的輕鬆生活。卻又時常在最後得到的時候說一句:「還好我有來過這一程。」
圖片
賈伯斯:「成為墳墓堆中最有錢的人對我來說毫無意義,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,晚上睡覺前我可以告訴自己我今天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。」看來今晚,我可以很自豪的對自己說這句話,然後好好的睡一覺了。
發一崇德 台北道場 中永和區詮德 顏翊軒(舞蹈)
圖片
0 評論

您的評論將在核准後發佈。


發表回覆。

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
  • 最新訊息
  • 活動盛況
  • 聖哲慈語
  • 白陽聖廟
  • 勵志名言
  • 影音專區
  • 好康道相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