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貫道電子報
  • 最新訊息
  • 活動盛況
  • 聖哲慈語
  • 白陽聖廟
  • 勵志名言
  • 影音專區
  • 好康道相報

2023寶光建德《教室外的學堂-孔廟》

7/8/2023

0 評論

 
圖片
圖片
孔子-儒家思想的中心及先驅,孔廟建築的設置融合古人智慧,其教化意涵與我們有切身的契合。寶光建德道場人才培訓班於6月11日舉辦的台北孔廟參學之旅,為實踐生活素養、團體生活和諧與溝通的練習,跨領域學習與道義結合。
圖片
圖片

走出戶外 實地參學

現代社會的進步改善了生活品質,但生活中的忙錄喧囂讓人心煩意亂,為追求身心靈的平靜與精神的寄託而進入道場學習。平靜安逸固然討喜,卻也不免有了求新求變的渴望,身於教室中,心繫九霄外,為了避免學習僵化及提升效率,而有了這場脫離靜謐的教室走出戶外的課程,讓我們跟著專業導覽老師開始此次的戶外學堂旅程:

萬仞宮牆 道德高深

「萬仞宮牆」是集合點也是起點,高聳的外牆雖未能從外看入內部,却也有了收斂身心,開始探索的自覺。建築設計典故出自《論語》,子貢曰:「夫子之牆數仞,不得其門而入,不見宗廟之美,百官之富,得其門者或寡矣」,其寓意:孔子學問道德高深,勉勵所有人只要肯虛心學習,就可以入其門下一窺奧妙,這正是大家所熟知的有教無類、因材施教的主張。
圖片

四非四勿 仁心存養

「四非四勿」位於轉角處,由四隻可愛猴子的扮演,提醒著大家「非禮勿視、非禮勿聽、非禮勿言、非禮勿動」的重要性,是儒家也是我們存心養性的下手處。有西方孔子之稱的蘇格拉底曾說過:「想左右天下者,須先能左右自己」。
圖片

黌學君子 循禮蹈義

「黌門」為學宮之門,古之認為出入黌門者必為讀書明理的君子。「禮門、義路」是進入禮門來學習禮儀和知識;出門之後,時時都要遵循著義理走向人生道路。表示為人要循禮蹈義,暗示為學須通五經,欲知孔子之道並無捷徑,具有鼓勵後學們自立自強的涵義。

孔門泮池 亮節文風

「泮池」半月形具有養殖、抵禦、防災、調溫和風水的多重意義,池中石拱橋稱為泮橋,橋頭有文筆柱頭、兩側有竹節形欄杆,更寄託有「文運昌隆」「高風亮節」的祝福寓意。「櫺星門」不畫門神而以108顆門釘代替,有著不在孔老夫子門前賣文章的隱喻,108也是天罡地煞的總合數。
圖片

莊嚴主殿 崇敬至德

「大成殿」由儀門進入後,看見的是莊嚴宏偉的孔廟主殿,屋頂兩側特有的通天筒,據傳為宋朝朱熹感念孔子德配天地,道貫古今,為表崇敬而設置。另一特有的設置梟鳥塑像,據說是受孔子感化而收斂凶殘之性,藉以傳達孔子「有教無類」的精神。
圖片
圖片

動畫劇院 六藝放映

來到現代建築4D展館,在舒適潔淨的劇院中,觀看動畫影片重溫導覽中的六藝(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),是古代儒家要求學生具備的基本才能。
圖片
禮、樂的作用,修煉涵養,博學多文,約之以禮,亦可弗畔矣夫。廣泛的學習各領域知識,然後遵守禮法而不誤入歧途,禮是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。古樂八音演奏講求協調、團隊合作與修身養性。
圖片
射者,培養體能,仁之道也,求正諸己,己正而後發,心正而身修,需心念專一,不也是道心道念的守持。御者,駕御馬車,有作戰、田獵和修德功能,均馬力和馬心,透過溝通,培養默契,判斷是非;其身正,不令而行,其身不正,雖令不從。
圖片
書、數者,充實知識,博古通今,包涵造字基本法則、天文、陰陽、風水…等深奧學問,七巧板運用了「出入相通」的原理,如同在道場中道務運作需齊力同心,集結智慧共同完成。
圖片

體驗學習 生命實學

學習不應該是單向傳授、無感背誦,而是探索、發現與感動的過程,子曰: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怠,溫故而知新,己欲立而立人,學習上彼此鼓勵,見賢思齊,則三人行必有我師,希望透過這次走出教室的孔廟參學,結合五感體驗的融合學習,能拓展視野,強化生命經驗貼近生活的同時,未來能有更強生命能量面對人生,也能讓修辦道路上更加通達順暢。
圖片
文/寶光建德天和道場李怡禎
圖/寶光建德天和道埸陳建中
0 評論

您的評論將在核准後發佈。


發表回覆。

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
  • 最新訊息
  • 活動盛況
  • 聖哲慈語
  • 白陽聖廟
  • 勵志名言
  • 影音專區
  • 好康道相報